日本央行日前决定引入2%的通胀目标,同时决定自2014年起实施每月定期购入资产的“无限期”货币宽松措施。当前,从美联储到欧洲央行、英国央行,西方货币决策者都采取更加积极的干预措施刺激经济。在短期增长动能不足、公共财政受限背景下,市场普遍预期,相关央行今后数年将维持乃至扩大货币宽松规模。
自2010年起,美国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美联储一直在重压之下连续推出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虽然近期美国经济有复苏现象,但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将冒极大的风险,海量的货币供应量,必定会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致使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而且还将加祸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其他经济体,对能源和有色金属类价格的影响更为巨大。
一些分析人士担忧,这些央行若缺乏协调,竞相开闸放水,发展下去或将酿成“货币战”,恶化中国外部经济环境,增加宏观调控难度。
“货币战争”影响方方面面
从当前形势判断,宽松政策释放的新一轮流动性可能迫使中国在应对输入性通胀、外汇储备保值增值、防范热钱等领域再次面临挑战。
商品价格
首先,外部货币宽松过度,会造就大量廉价资本,易扭曲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使某些关乎中国国计民生的进口商品价格居高不下。
譬如,近年来国际铁矿石离岸市场均价高企;另一方面,消化了全球铁矿产能大半的中国钢铁业却面临需求增长停滞,陷入全行业亏损。即便如此,国际铁矿价格仍未大幅下调。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超量流动性支撑下的廉价资本加剧了商品市场金融化过程,导致商品价格虚高,使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难消。
外贸环境
另外,某些发达经济体放松银根不仅为刺激经济复苏,也或多或少有意压低本币汇率,促进出口部门复苏。这可能激化国际产业竞争和贸易争端。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强化、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背景下,中国外贸环境有恶化之忧。
中国外汇部门率先应对 全力支持中企“走出去”
欧美日央行印钞机器的轰鸣声说明,在经济复苏基础企稳之前,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扩张政策不会逆转。在此背景下,中国只有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模式,采取多元化投资思路,方能盘活外储资产,从而实现外储保值增值,促进外储服务改革、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中资“走出去”。
在这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新动作,无疑开了个好头。外汇局近期证实,已成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机构,负责按商业条件提供美元贷款,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
应当看到,全球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数十年来中国经济赖以增长的外部环境。近期外部货币宽松潮既是一系列剧变的组成部分,又将激发更深层次的变化。
面对更加复杂的全球货币环境,中国唯有积极应对,创新旧有经济增长和金融管理模式,方能从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金融博弈中全身而退,取得稳步增长。
应对对外贸易复杂局势 有色金属企业应主动出击
货币宽松政策对金属市场短期来看将会推动有色金属材料价格上涨,这对于有色金属企业是好消息,但有色金属价格在根本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货币宽松政策只能解燃眉之急,长远看却未必能解决问题,因此不应对这次金属价格上涨抱过于乐观的态度。
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面对输入性通胀预期,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企业可以在融资、经营和股权等多层次与境外上游资源类实业实现战略合作,控制关键资源;在部署企业国际战略时,应辨别国际风险,锁定市场风险,清楚的判断自身优势和劣势,考虑可以调动的国际资源,以及国内的支持政策有哪些;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等方面打破国际产业巨头垄断战略资源的局面。在复杂的局势当中,利用好国际国内的多方资源,积极应对挑战,在国际竞争中开辟企业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