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甩卖”中铝河南铝业:摆脱亏损谋转型
2013年06月03日浏览次数:1790
为了摆脱巨亏窘境,谋求转型的中国铝业“断臂求生”,中铝河南的相关股权和债权均在“甩卖”之列
中国铝业“甩卖”中铝河南铝业
核心提示
产能过剩的产业环境下,面对连年巨亏的局面,中国铝业无奈上演“壮士断腕”。通过将一系列的亏损资产“打包兜售”给其大股东中铝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其“捉襟见肘”的现金流。
然而,“主导产品向公司具有优势的产业链上游发展,以资源为基础,做优做强氧化铝、电解铝”这一新的战略定位能否让其走出泥淖,尚未可知。
超80亿资产打包出售
近期,中铝股份出售旗下超过80亿元的多家相关铝加工企业股权或相关资产的举动,引来了市场的一片关注。
今年5月10日,中国铝业发公告称,拟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整体转让8家从事铝加工业务企业的股权。而通过此次“瘦身”,公司资产总额将减少约150亿元人民币。
据记者了解,此次拟出售资产包括:中铝河南铝业86.84%股权,净资产评估值-11.29亿元;中铝西南铝板带60%股权,净资产评估值4.34亿元;中铝西南铝冷连轧板带100%股权,净资产评估值5.79亿元等。
此外,处于亏损的西北铝加工分公司和贵州分公司氧化铝生产线也将被剥离。根据计算,上述几家铝加工企业的总负债已超过115亿元。
而仅就河南铝业来说,截至去年年底,其经审计,资产总额39.1亿元,负债53.8亿元,净资产为-14.7亿元,已经资不抵债。而其仅去年一年,就亏了5.2亿元。
这还不算完,仅仅一周后的5月17日,中国铝业再次公告称拟转让中铝河南铝业有限公司和中铝青岛轻金属有限公司共计17.56亿元的债权。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铝业出售的企业股权及相关资产将很有可能由母公司中铝公司接盘,但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并通过有关监管部门的审批和备案。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铝业拟通过关联交易将亏损资产转移至母公司,该部分负债也将从中国铝业的合并报表中剔除,这有利于降低其资产负债率。
然而,对于此次被中国铝业打包出售的一些公司而言,用了5年时间,在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走完了一个轮回。
据悉,2008年前后,中国铝业开始逐步向铝加工业务扩张,并从中铝公司处受让了多家铝加工企业。此次将要出让的中铝河南铝业、中铝西南铝板带、中铝瑞闽铝板带、华西铝业等都是在此时被注入上市公司的。
产能过剩下的转型
5月21日,中国铝业发布了2013年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公告,融资金额为30亿元,其中的22亿元将用于补充公司本部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而剩余8亿元将用以归还公司本部在中国建设银行的贷款。
一方面在处理资产,甩包袱,一方面还在发债,可见中国铝业对于“钱”是多么渴求。
然而据记者了解,今年其还将有大量到期债券,包括去年发行的4次超短期融资券、2次短期融资券以及2008年发行的中期票据,本息总计超过220亿元。
这对于中国铝业来讲可谓压力重重,而大股东在此时施以援手,显得尤为关键。
但中国铝业通过“甩包袱”,绝不仅仅是为了摆脱暂时的困境,还将涉及其战略方向上的选择。
据其2012年年报显示,中国铝业去年亏损82.3亿元,各业务板块中,氧化铝、原铝业务分别亏损37.45亿元和30.85亿元,铝加工板块因为业务规模较小,亏损额为13.86亿元,而这三项业务在2011年均为盈利状态。从毛利率看,上述板块中,铝加工板块毛利率最低,为-2.83%,盈利能力最差。
剥离盈利能力最差的板块,扩大氧化铝及煤电铝一体化,正是中国铝业在如今大环境下的战略选择。
但就目前来看,电解铝产业面临的依然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也正因如此,众多业内人士对其业绩前景并不看好。
而如何抑制铝土矿的价格上涨和有效控制氧化铝的成本,以及破解国内电力体制对于煤电铝一体化的制约,也都将成为考量其转型战略“成色”的关键所在。